在我国,签订离婚协议后,一般来说,双方就会按照协议所规定的内容进行执行,这样的离婚协议相当于一份民事合同,具有相对的法律效力,双方需要在协议约定的时间内达成协议,否则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但是,如果某一方在协议生效之后发现协议中存在问题,比如另一方没有按照协议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者协议中的某些条款违反了法律规定等,这时就可以起诉对方,要求重新协商或撤销协议等。
在这种情况下,另一方也可以提出抗辩,例如认为协议已经生效并履行了相关义务,或者认为协议中的内容不违反法律规定等。
因此,在离婚协议生效后,如果双方发现协议中存在问题需要解决,可以向法院提出相关诉讼请求,但要注意,只有在协议所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诉讼才有法律效力,过了期限则无法起诉。
总之,离婚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合同,但如果协议中存在问题需要解决,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