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以农地为基础的住宅用地,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土地制度的变迁,很多农村宅基地的权属存在不确定和混乱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实施了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旨在确保农民的房屋拥有合法的产权,从而保障农民的住房权益和财产权益。
农村宅基地确权完成后,可以先办理宅基地证,宅基地证是农民持有宅基地的证明,在法律上具有证明作用,是进行后续房产转让和抵押、继承等业务所必须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持有宅基地证可以有效地保护农民的住房权益。
在拥有宅基地证的基础上,完成房屋建设并一定年限居住后,可以办理农村房产证。由于农村房产证办理有严格的手续和条件,因此需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 房屋建筑符合规范,取得了相应的建筑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竣工验收合格证明等;
2. 宅基地使用性质确认清楚,所有权人的身份证件、法律地位等情况是符合要求的;
3. 且持有宅基地证已经满足一定的年限,具体时间需按照当地规定执行。
总之,农村宅基地确权后,可以持有宅基地证保障住房权益,并在满足其他条件的情况下办理农村房产证,使得农村居民的房屋产权更加明确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