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由离婚双方根据法律和事实情况,经协商达成的书面协议,用于解决离婚所涉及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等问题。在法律上,离婚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是具体效力取决于协议的法律规范内容以及协议的合法性。
首先,离婚协议需要符合相关法律规范,如涉及分割财产的协议需要明确财产权的归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财产分割必须尊重夫妻双方的自愿原则,并合法合理地分配财产。涉及子女抚养权的协议需要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有关子女抚养的规定,保障子女的切实利益。
其次,离婚协议需要在法定程序和条件下达成,即具备合法效力。如在离婚诉讼程序中,离婚协议需经当事人双方自愿、书面授权、被认为已经充分协商等必要程序后达成,方能生效。此外,离婚协议也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程序,如在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申报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动产登记法》的规定进行登记。
最后,离婚协议还受到合同法的相关约束。合法协议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完整;合法目的和合法形式;平等自愿等。违反合同法的约束,离婚协议就无法生效。如双方协商不平等,或其中一方被欺骗、强迫等,协议就缺乏真实有效的自愿性,也无法生效。
总之,离婚协议是以夫妻两人自主达成的协议关系,要想在法律上获得认定,需遵循法律规范、程序,同时还需要符合合同法的有关约束,才能获得合法、有效的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