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走私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违反了国家的财经法规和税收规定,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损失。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走私可以被定为几种不同的罪名,视情节轻重而定。
首先,如果被挪用的公款数量较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那么可以构成贪污罪。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二条的规定,贪污罪是指在担任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职务上以受贿或者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非法侵占公共财物或者严重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如果被挪用的金额达到贪污罪定罪标准,那么挪用公款走私就可以被视为贪污罪。
其次,如果挪用公款的目的是走私,那么可以构成走私罪。根据刑法第一百六十七条的规定,走私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规定,擅自将金、银、珠宝、货币、有价证券、邮票、文物、被国家禁止进出口的物品或者其他走私品,从事非法贸易活动而得以潜入或者离开国境的犯罪行为。挪用公款走私违反了国家的出入境规定以及税收规定,涉嫌走私罪。
最后,挪用公款走私还可能触犯国家的税收规定,构成逃税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九条的规定,逃税罪是指为逃避缴纳税款,隐匿、瞒报、欺骗、虚开发票、虚假记账或利用其他手段,逃避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的行为。挪用公款走私时,往往会采取虚开发票等手段避税,这样就可能构成逃税罪。
总之,挪用公款走私是一种非常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不仅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导致社会治安不稳定,因此需要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