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的婚姻家庭法规定,离婚后的财产分配可以通过离婚协议进行协商达成。如果离婚协议经过双方协商并签署,那么其所涉及的财产分配和各种权利义务就会获得基本的合法性。也就是说,离婚协议可以认定为有效。
离婚协议的合法性有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离婚协议是经过双方自愿协商而达成的,不存在主观影响的强制行为。当事人在达成离婚协议的过程中有主动权,他们对离婚事项的具体细节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协商。因此,双方达成的离婚协议可以说明双方在财产分配方面已经达成彼此认可的共识。
其次,离婚协议是一份法律文件,协议双方的签字和盖章已经达成了形式上的要求,即使其中的某些条款后来出现争议,仍然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如果其中的某些条款违反了法律规定或者公序良俗,仍然可以对其进行法律程序挑战。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离婚协议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其具体的权利义务分配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也就是说,离婚协议中的权利义务分配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否则其具体效力可能受到限制。因此,在离婚协议的拟定过程中,双方还应当了解婚姻家庭法的相关规定,以便能够达到更为完备的协商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