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农村宅基地成为了许多农民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和劳动力就业保障。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农村宅基地政策漏洞、民众法律意识不足等因素,钻空子从中谋取不义之财,给广大农民带来了诸多损失。下面就是一些常见的农村宅基地新骗局:
1.提供虚假的宅基地流转方案,诱导农民签订协议:这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宅基地骗局,骗子通常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联系农民,声称自己可以帮助农民找到想要流转的宅基地,并提供所谓的流转协议和百分之几的分成,吸引农民签订协议并付款。随后,骗子会以各种理由拖延流转进度,让农民不得不继续付出费用,直至最后退出。
2.以低价收购流转权为诱饵骗取农民的宅基地:骗子经常在农村门口设立流转点,以每亩低于当地标准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民的宅基地流转权,吸引不少农民前来交易。然而,当交易完成后,骗子往往不再支付款项,甚至直接占用宅基地开发、倒卖,给农民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3.提供虚假的宅基地承包和流转登记服务:一些开设不正规的农村服务机构和个人,称能够办理农村宅基地承包和流转的相关手续,收取高昂的代理费用,并让农民交出宅基地使用权证、土地证等证件作为担保,结果却找各种借口拖延服务时间,直至失去联系。
面对这些诈骗行为,农民应该提高风险意识、加强法律知识,选正规、可信的渠道进行宅基地流转、登记等手续,切勿轻信陌生人提供的信息和协议,以免上当受骗。另外,政府部门也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净化宅基地流转市场,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