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村,宅基地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土地制度。它是指集体或者国家所有的土地,用于农民个人家庭住房、生活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用地。目前,我国宅基地的面积政策是按照“不少于30平方米,不多于300平方米”为原则进行规定的。
具体来说,宅基地的面积分为两种,即城镇宅基地和农村宅基地。城镇宅基地一般是按照30平方米/人的标准计算,但不得超过150平方米。而农村宅基地的面积也是根据家庭人口数量而定,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300平方米。
但是在近年来,许多地区已经开始逐步放松农村宅基地的规定面积。例如在一些地方,家庭人口比较多的农村居民可以拥有超过300平方米的宅基地。对于那些无法满足30平方米/人要求但居住面积不足的农民,则可以在原有宅基地上扩建或者是在临近的空闲土地上新建自己的住房。
总的来说,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宅基地的面积政策也在不断地得到改善和完善。今后,在保证农村居民基本住房需求的前提下,宅基地的规模和面积还有望不断地得到保护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