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2亿左右。
“宅基地”指的是农民在耕地、林地、草地等农村集体土地上,按国家相关规定享有的居住用地权利。在我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是保障和发展农村居民住房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农村宅基地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增加。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末,全国农村集体土地宅基地总面积为4.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农村集体土地总面积的7%;农村宅基地批准建设用地面积为2.05亿亩,占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总面积的38.6%。
目前,针对农村宅基地的管理和规划已经越来越严格。例如,为防止非法建设,各级政府已经明确规定,不得超过农村宅基地规定的建房面积和高度等标准;为保障宅基地和农民权益,政府加强宅基地的审批和监管,禁止非法征地和非法拆迁;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各地逐步实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即将土地、宅基地和房屋产权分开,让农民户主拥有真正的产权。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助于推动农村宅基地制度的更好发展,保障农民住房安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