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行为构成贪污罪或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本人管理、使用的公共财物挪作他用的行为。而刑法对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判罚标准是不一致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贪污罪的刑期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可以判处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可以处没收财产。如果犯罪所得特别巨大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可以加重刑罚。
而挪用公款罪的刑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挪用公款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前款的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可以处罚金。
因此,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达到了410万,情节较重,犯罪者就应该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具体的刑期则需要根据案件的情况、犯罪者的认罪态度、赔偿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同时,也需要注意到,如果犯罪者挪用公款的情节特别严重,判处无期徒刑并同时处以罚金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出现的。
总之,挪用公款这类侵占公共财务行为有悖于公德,对于犯罪者应当依法给予严厉的惩处,以维护公共财产的安全和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