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由离婚双方达成的一份协议,用来规定离婚后双方的财产、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项。离婚协议签订后,需要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受理和保护。
首先,离婚协议需要签订在正式的法律文书上,比如说法院调解书、律师协议书等,从而确保协议的法律效力。双方签订的离婚协议需要通过法律程序进行认定后,才能形成真正的法律约束力。
其次,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商定离婚财产分割的协议,应当严格按照协议履行。如果一方不履行协议,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如果协议中的内容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则协议无效,无法被法律所保护。
再次,离婚协议还可以在相应的司法程序中做出处理。例如在调解、诉讼中达成的离婚协议,经过法院的认证后具有法律效力。如果一方毁约违反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法院在处理离婚案件时,会根据协议内容的合理性和相关法律规定来做出判决。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需要在法律程序中进行受理和保护,只有经过法律认证具有法律效力的离婚协议,才能真正在法律上保障离婚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离婚协议的签订需要谨慎,双方应当充分了解协议条款,并遵循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