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被发现,无论是否退回公款,都会受到相应处罚。因为公款是由纳税人支付的,是政府用于民生保障和国家建设的资金,如果被部分人挪用,则会对社会和国家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一旦挪用公款被查实,即使退回公款,依然会受到相应的处分。具体的处罚措施会根据情节轻重而定,一般会有以下情况:
1. 行政处罚:责令退还公款,并处以相应的罚款。行政处罚主要针对一些挪用公款较轻的行为,一般情况下不会涉及刑事责任。
2. 刑事处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刑罚。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或者情节较严重,一般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此时,即使退回了公款,也不能减轻罪责。
3. 行政约谈:如果挪用公款的行为属于轻微情况,公款已经退回,但部门领导对其行为存在不当行为,部门领导可以对其进行约谈,提出批评意见,并要求其改正。
4. 其他处罚:根据挪用公款的具体情况,可以进行其他的处罚。例如在企事业单位中,可能会被停职、撤职等。
总之,无论退回公款与否,挪用公款都是违法行为,一旦发现,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以自己的私利侵占公共财产,保护政府资金的安全和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