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是指在担任公职人员或者其他具有管理、保管、监督职责的人员时,将所保管或管理的公款挪作他用或者私自处置。该行为侵犯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破坏了政府机构的形象,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但不超过10万元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但不超过100万元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可以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因此,如果一个人挪用了公款9千元,根据刑法规定他可以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但最终的判决结果还需要考虑到案件的具体情况,如犯罪人的身份、犯罪动机、挪用公款的方式等综合因素,以及法院判决时的审查和裁量,因此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