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公款的使用方面,主要是涉及到“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主要是指,在财政管理等各方面的经济活动中,公务人员、公司负责人、会计人员等职务人员挪用公款或者本单位资金的行为,情节较轻的可能会受到同时敲诈勒索等刑事罪的处罚。
一般而言,涉及挪用公款的刑事案件,判刑与涉案金额成正比关系。具体来说,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小,在5万元以下的,情节较轻的情况下,会被处以拘役、罚款等处罚;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在5万至20万元之间,则可能会面临3年至7年的有期徒刑判刑;如果涉案金额在20万元以上,就可能会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根据综合评估分析,挪用公款4万元属于属于轻微的涉案金额,不过具体情况要看挪用公款的比例、影响范围等因素,才能作出更具体的判断。无论如何,挪用公款是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一定要严肃打击,不让违法者逍遥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