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确权是指对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进行权属确认,并将其纳入到政府的土地管理范畴之内,从而使农村宅基地提高使用效率、增加价值,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农村宅基地确权中也会遇到一些纠纷。
首先,由于土地的所有权一直以来是国家所有的,农民只能拥有土地使用权,因此,农村宅基地的确权涉及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的转变,必然会引起一些矛盾和纠纷。例如,已故农村住户的宅基地继承问题,孩子们之间的继承纠纷以及宅基地被他人占用等问题,这些都会制约农村宅基地确权的顺利进行。
其次,农村宅基地确权需要考虑到地方政府、农村居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在确权过程中,如果政府无法关注到农民的利益,或者将农村宅基地出售给私营企业,就会导致社会不公,引起农民的不满和甚至上访等问题。
因此,为了解决农村宅基地确权中的纠纷,需要政府、农民和经济组织之间的协作。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宅基地建设的宏观管理,制定出公平、公正的政策,维护农民的利益,遏制导致农民收益缩水和财富流失的行为。此外,政府应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宅基地管理和使用水平,让他们能够掌握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增加对宅基地的认知和对宅基地权威的认同感。
最后,农民和经济组织也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在确权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协助政府,避免发生冲突和矛盾。同时,针对农民群体对于宅基地使用方面的认知不足,还需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宣传普及,帮助农民提高对宅基地的使用和管理水平,帮助农民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避免权益得不到保障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