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为了征用居民房屋、土地等土地资源,与居民签署的协议。该协议通常规定了居民的拆迁安置、补偿等事项。然而,在签署拆迁协议的过程中,有些居民可能会被诈骗或者强迫签订协议,导致协议条款与实际补偿有较大的差距。这时,居民是否能够补回被骗的损失呢?
首先,居民应该在签署拆迁协议之前仔细阅读协议条款,并与工作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如果居民未能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自身因过失造成的亏损,则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补回损失。
其次,若居民发现自己签署的拆迁协议存在不合理的补偿条款,可以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投诉、申诉。政府有关部门会对协议进行调查审核,一旦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况,可以责令返还合理的赔偿。但是,由于拆迁协议是一种民事协议,所以在调解、诉讼等方面都需要时间和费用。
最后,如果确实存在欺诈行为,居民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对欺诈者进行处理。如果骗子被追究刑事责任,相应的赔偿也可以从骗子财产中扣除。
总之,居民签署拆迁协议时应当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如若遭遇诈骗,应采取合法手段进行维权。在维权的过程中,应当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避免受到进一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