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法律效应的,但具体要看协议的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离婚协议是离婚程序中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其中约定夫妻双方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赡养等相关事项。这个协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离婚后保护双方利益,避免产生纠纷。
但是,一些离婚协议的内容可能会违反法律法规,如协议中对子女抚养费额度不合理、未将双方共同财产进行公正分配等,这些情况下离婚协议就无法生效。如果协议明显违反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司法机关可以撤销协议的相关约定。
此外,离婚协议必须经过法院审查才会生效。法院会核实离婚协议的内容是否合法、公正,保护离婚双方各自权益,确保协议达成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赡养等相关事项是合理的。如果发现离婚协议存在问题,则法院不予审核或要求双方修改协议。只有经过法院审查确认的离婚协议才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离婚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法院审查确认,则具有法律效力。否则,离婚协议就无法产生法律效力,需要根据法律规定重新分配财产并达成新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