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应。离婚协议是离婚程序中的一项重要文件,它是夫妻双方就离婚相关事宜达成一致的书面协议。由于离婚关系属于民事关系,在离婚协议中达成的协议内容如果符合法律规定,即具有法律效力,可以作为判决的依据。
首先,我国有关离婚的法律规定,对离婚协议的效力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婚姻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离婚可以协议离婚,也可以诉讼离婚。协议离婚应当书面,经双方签名确认,并记入婚姻登记机关的户籍档案。” 可见,当事人达成离婚协议,需以书面形式确认,同时需要在户籍档案上予以记载,才能有效发挥法律效力。
其次,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具有契约效力。根据《合同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规定,在合同中,当事人可以约定有关财产、责任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因此,离婚协议对于双方财产、抚养子女等方面的约定,经双方同意后,就具有法律效力。
最后,如果离婚协议中所约定的内容与法律不一致,或者违反公序良俗,就不具备法律效力。例如,离婚协议中约定的财产分割方式不符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或者离婚协议中就抚养子女作出的规定涉及损害子女利益、侵犯其他人合法权益等,离婚协议就可能被法院视为无效。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是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的法律协议。但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必须遵循法律规定,不能违反公序良俗,才能真正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