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中,按照一定的规定划分下来,供农民住宅建设的土地。在农村地区,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进入农村地区购买土地、自建房屋。
对于农村宅基地的自建房屋是否可以买卖的问题,涉及到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问题。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农村宅基地确实可以自建房屋,但是不能以买卖的形式进行交易,即不能把宅基地及其上建造的房屋出售给他人。这是因为宅基地的性质决定了其不是真正的产权,而是一种使用权。宅基地的使用权只能由享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农民家庭享有,无论是否建房,都不能转让、出售、抵押。
不过,在当前的农村改革进程中,政策是有所放松的。自有房屋的宅基地,如果符合政策规定,也可以在当地农村经济合作社、村委会等组织的指导下,通过协议转让、承包等方式流转出去。
总体而言,农村宅基地和自建房屋还存在较多的法律问题和政策限制,需要注意相关规定,避免违法行为。对于购房者而言,需要了解当地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政府和地方相关部门而言,也需要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适度放宽政策,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