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职人员滥用职权,将公共财产私自占用或转移为个人用途,造成经济损失的行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财产利益,也会破坏社会公平和正义,严重损害了公众的信任和尊重。
对于挪用公款这样的违法行为,我国法律法规有严格的规定和惩罚措施。一般情况下,挪用公款都会构成刑事犯罪,并且具体的执行标准及判罚力度都在按照不同情况和案件在具体裁量。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金额在50万元以下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因此,挪用公款900万应被认为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具体判刑时间还需要根据案件情况以及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进行裁量,但一般情况下,刑事处罚力度肯定是相对更高和严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