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租赁合同是农村宅基地流转的重要文件,签订合同是双方权益保障的具体表现。下面是签署农村宅基地租赁合同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签署合同前必须提供合法的权利凭证
必须符合条件才可以出租农村宅基地,否则合同是不合法的。合同签订前应检查双方证件,确保出租人与承租人均符合法定条件。出租人应提供宅基地证书、集体土地使用证书和土地承包合同、村委会或乡镇政府批准的出租申请表等文件;承租人应出示身份证和出生证等身份证明材料。
二、明确宅基地的出租期限
由于《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不属于私人所有,此外还规定了土地租赁的期限。因此,在合同中必须明确租赁期限,并不得超过50年。租赁期限到期后,可续租或者退出。
三、租赁费用的支付方式
租赁费用的支付是合同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具体方式可以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协商,可以按年、按季度、按月付款,但是应当明确租金的金额和加收违约金的约定。
四、查明宅基地的用途
确定宅基地的用途是合同签订时必须要明确的问题。农村宅基地主要有住宅和农业用地两种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合同签订,并且在合同中要披露宅基地的用途,防止出现未经批准改变用途而被查处的情况。
总之,签署农村宅基地租赁合同时必须了解各种细节。这样才能保护权利,避免在后续的过程中出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