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损害了国家财产和社会公共利益,影响到公众的信心和政府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涉事人员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如果一个人未能成功地挪用公款,也就是说,他没有实际地将公共资金转移到自己的账户上,那么他仍然会受到相应的处罚。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下,该人可能会面临一定的行政处分,如降职、罚款或开除等。
开除是一种常见的行政处分方式。如果一个官员或公务人员被发现有挪用公款的行为,即使挪用未遂,也可能会被开除。这是因为,挪用公款是一种违反职业道德和职责的行为,它是对职权的滥用和对国家财产的侵犯。因此,对于公务人员来说,即使是挪用公款未遂的情况,这也是非常严重的。
如果一个人面临被开除的处罚,他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他应该尽快向有关部门交待事实,尽力挽回损失,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配合受检查的程序。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不道德、不合法的行为。即使是未遂的情况,该行为也可能受到行政处分,如开除等。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公务人员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始终在法律和道德的轨道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