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协议书是由政府和被拆迁户签订的一份合同,用于约束双方在拆迁安置过程中的权益、义务和责任。在协议书中,通常会明确拆迁补偿、安置房屋、过渡期等细节问题,以确保被拆迁户能够得到合理、公正的待遇。而在合同签订后,双方都必须遵守约定,否则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签订拆迁安置协议书时,一般要由政府相关部门和被拆迁户共同签字盖章,以证明协议书的有效性。这种做法可以保障双方权益,避免拆迁过程中的纠纷和风险。因此,拆迁安置协议书盖章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效的,可以作为法律证据使用。双方应当认真理解协议书中的条款,并遵守签订的约定。
需要注意的是,拆迁安置协议书的盖章并不代表无条件的合法性。如果协议书的内容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违反了公共利益,或者其中某些条款存在漏洞和不确定性,那么这份协议书是无效的。双方都应该在签订之前认真查看协议书的内容,避免受到不公正的约束。
总的来说,拆迁安置协议书盖章虽然能够确保双方的权益,但具体的有效性还要取决于协议书的内容和合法性。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被拆迁户也应当关注整个拆迁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向有关部门提出质疑或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