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法律规定可能有所不同,但是一般来说,挪用公款的行为是被视为犯罪的行为,很可能会被判处刑罚。
挪用公款指的是将本应用于公共事业或行政事务的公共财产转化为个人所用,这种行为涉及到公共财产和公众利益,因此比较严重。在中国刑法中,挪用公款罪被列为贪污犯罪之一,其罪名为“贪污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六十条的规定:数额较大的贪污罪,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数额较小的贪污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根据这一规定,如果挪用公款金额较少,即两百元左右,可能会被判处罚金。但是如果被认定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也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
因此,无论挪用公款的金额有多少,都是违法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能为了自己的私利侵害公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