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村地区,宅基地是农民用于居住和生产的重要土地资源。虽然宅基地用途有限,不能用于商业开发,但宅基地有不动产权属性,农民可以享有宅基地使用权,并且可以将宅基地租赁、转让等。但农村宅基地是否可以变卖呢?是否犯法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
首先,根据我国《宅基地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土地入股方式开展经济活动,出售农村集体所有土地、转让农村宅基地、变更农村宅基地用途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人民政府的共同组织下,经过公告和听取意见的程序,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并公示。”也就是说,如果农民想要将自己的宅基地变卖,必须将宅基地转让的意愿向集体经济组织、乡镇政府进行申报,经过公告和听取意见的步骤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并公示。如果没有经过这个程序,直接将宅基地变卖,就是非法行为。
其次,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欺骗、胁迫手段或者其他方法,侵占集体土地、荒地、林地、草地或者集体所有的其他土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如果农民将自己的宅基地变卖,而宅基地实际上是集体所有的土地,就是侵占集体土地,属于非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的变卖需要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如果未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擅自将宅基地变卖是非法的,属于侵占集体土地的犯罪行为。因此,农民在变卖宅基地时一定要选择合法途径,并且要注意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引发纠纷和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