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楼是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的一座文化古建筑,原名赵翼书院。建于明朝,是明清时期的文化名人聚居地,被誉为“及第轩”。现在的诗书楼,是在20世纪末期被修缮并改建为一个文化中心,提供文化推广、艺术展览、学术论坛、文艺表演、节庆活动等多种文化形态服务。
在2018年,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对老城区的拆迁及棚户区改造工作,对于涉及到文化遗产建筑的拆迁,北京市政府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方针:政府将采取“保护为主、修复为辅”的策略,以保护历史遗迹和文化建筑的完整性和风貌。在具体实施中,北京市政府会引入专业的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公司,让这样的建筑能够寿命更长、更健康地生存下去。
事实上,诗书楼一直在政府的保护之下,是一座公共文化设施,并不是任何拆迁安置房。任何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和改造都不会对这样的文化古迹带来任何损害。相反,在保护政策的保驾护航下,诗书楼会在未来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文化形态的不断演变和变革中去,以时代的精神拍卖历史的文化遗产,为鞠躬尽瘁的古代学人们和今日的人们,共同铸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