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拆迁是指资金充足、权利清晰的情况下,政府与被征收人在协商、协议的基础上进行拆迁。然而,在拆迁过程中,有些被拆迁人面临着无法找到新的住所,无力购买新房的困境。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进行协议拆迁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协议拆迁是一项法律程序,必须遵循法律程序进行。在协议签订前,需要双方协商,对于无法安置的被拆迁人员,可以通过政府提供过渡性住房,或与房屋公司协商,寻求其他解决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协议签订,保证其合法性,尽可能减少纷争及社会不稳定因素。
其次,在协议拆迁方面,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加大保障力度,为无法安置的被拆迁人提供更多帮助,例如临时转移安置和过渡性安置。同时,加强对房屋公司的管理和指导,利用市场化手段降低住房价格,提高居民购房的能力,切实为被拆迁人员解决住房问题。此外,政府还需明确责任分工,将拆迁协议的责任落实到位,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协议的有效执行,降低社会不稳定因素。
综上所述,无法安置的被拆迁人员可以进行协议拆迁。但是在进行协议签订前,政府应该先解决无法安置的居民问题,采取合理的安置方案,保障被拆迁人员的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