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协议并不一定能使法院判决离婚。虽然协议是离婚的一种方式,但是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法院在判决离婚时,会根据夫妻双方的意愿以及协议的内容,判断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首先,离婚协议必须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并且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如果协议中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内容,法院将不予认可,无法判决离婚。例如,夫妻一方拒绝支付孩子抚养费等内容就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其次,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程序。一般来说,离婚协议必须经过公证,具有法律效力才能被法院认可。如果协议未经公证,无法在法律上起效,法院判决离婚时将不会考虑该协议。
最后,法院需要对协议的内容进行审查。法院会根据协议的内容,判断协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并决定是否可以判决离婚。如果协议中内容不会造成一方权益受损或者相对平衡,法院很可能会认可该协议。
总之,协议签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判决离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并经过法院审查才能生效。因此,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夫妻双方应该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确保协议合法、公正、合理,才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