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在离婚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协议后,经过公证处公证的一份书面文件,具有约束力和法律效力。由于离婚协议是双方自愿达成的协议,不属于法律强制规定的协议,故离婚后公证的协议并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会失效,是否失效要根据个案具体情况来定。
首先,涉及到双方财产的协议如果一方提供的虚假资料或者瞒报财产,或者是在协议签订时存在一定的压力情况下达成的协议,那么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其次,如果在协议签订后,双方存在新的情况发生,导致协议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那么也会导致协议失效。比如说,一个双方协议约定由母亲抚养孩子的事宜,但如果母亲在协议生效后放弃了孩子的抚养,那么协议也将失效。
此外,在离婚协议签订后,如果新法律出台对协议内容造成影响,也可能导致协议失效。例如,协议中约定分配夫妻财产时与目前的法律规定发生冲突,那么之前签订的协议就需要按照新法律的规定进行调整。
总而言之,离婚后公证的协议不是所有的情况下都会失效,具体情况要根据协议内容、签订过程和新情况的发生等多个方面来考虑。对于协议失效的情况,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变更或者撤销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