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使用公共财物进行私人用途,违反了公共财产管理法规,属于违法行为。挪用公款的数额越大,被处罚的惩罚也会更为严厉。一般来说,挪用公款达到10万元的话,受到的处罚如下:
1. 行政处罚:一般情况下,挪用公款被认定为行政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可能性比较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行政处罚的形式包括警告、罚款、撤职、降级、辞职等。
2. 判刑:如果挪用公款达到10万元,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公共财物罪的处罚情况为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根据挪用公款的情节轻重不同,刑期也会不同。
3. 其它惩罚:除了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还有可能被职务调整、开除甚至被清退等惩罚。
在实际判决中,受挪用公款处罚的人往往还要赔偿挪用的公款,并接受社会谴责。此外,还可能受到人身和职业信誉方面的损失。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的行为不仅会受到各种严重的惩罚,也会伤害社会信任,严重影响公共利益,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提高自我监督意识,维护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