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务员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本单位、本职工作的公款用于个人目的。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单位的经济利益,破坏了社会经济的规范秩序,必须予以严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属于贪污罪,最高可判处死刑,最低吊销公职、没收财产、有期徒刑七年以上、罚金;数额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属于受贿罪,最高可判有期徒刑十年,最低吊销公职、罚金。而如果数额在1万元以下,则属于行贿罪。
除以上刑事处罚外,挪用公款还会受到经济处罚,常见的包括赔偿损失、罚款等,同时,其个人信用也会受到不良记录的影响,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极大的不便。
总之,挪用公款是不道德、不合法行为,不仅会使个人因法律遭受严厉处罚,同时还会给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破坏社会经济的良好秩序。建议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工作纪律,正确履行职责,坚决杜绝挪用公款等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