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法律,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严重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破坏了公共信任和社会秩序。因此,如果一个人被定罪挪用公款,他将面临严厉的刑事惩罚。然而,刑期的长短并不是简单的计算,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首先,要考虑挪用的公款数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罪犯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下,通常会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但不足1000万元的,通常会判处10-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通常会判处15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其次,还要考虑挪用公款的情况。例如,如果一个人挪用公款是因贪污受贿等违法行为而犯罪,他将面临更严厉的惩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都属于职务犯罪,将面临更为严重的惩罚。
最后,还要考虑挪用公款的影响。如果挪用公款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了重大损失,那么犯罪分子的刑期将更加严重。
因此,根据这些因素结合判断,挪用公款400万的犯罪分子,很可能会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是无期徒刑。但需要强调的是,所有的判决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评估,不能简单的从数字上判断刑期的长短,如被告人的认罪态度、赔偿程度等都可能会对刑期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侵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破坏了社会秩序和公共信任。而犯罪分子在受到定罪时将面临不同于财务诈骗等犯罪的严厉刑罚,这也说明了我国在保障公共财产安全方面的严厉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