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管教权力。在大多数国家,法律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一般会一直持续至子女成年,成年的定义会因国家而异。具体而言,一般来说,成年法定年龄是18岁。
在中国,未成年人其实是指14周岁及以上、未满18周岁的人。而中国的《婚姻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父母应当履行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未成年子女的父母一方死亡、丧失监护资格或者有其他原因不能履行抚养、教育义务的,其它有关抚养、教育义务的人应当承担抚养、教育义务。”这就说明,在中国,抚养权的终止时间并不是按照未成年人的法定年龄来计算的,而是要看抚养人能否履行抚养义务,能力过于欠缺则会影响抚养权的终止。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抚养权可以提前失效。比如,如果未成年子女在父母监管下遭受到过度虐待、性虐待、其他形式的暴力伤害甚至流浪等情况,都可导致抚养权提前被剥夺。当然,抚养权的提前失效需要得到司法机关的准许,并需要有充足的证据来证明父母对于未成年子女的虐待和伤害行为。
总之,抚养权到多少岁失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们涉及到法律、行为以及特定情况等多个因素。无论哪种情况下,法律和社会都将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而未成年人则应该好好把握自己的权利,在社会和法律的保护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