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婚姻法规定了夫妻在婚前所拥有的财产,如房产、股权、存款等,应当作为婚前财产予以保护。但是,在离婚过程中,如何处理婚前财产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婚姻法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应当平分,而婚前财产则应当由该财产的所有者独立享有。因此,如果夫妻在婚前签订了婚前财产协议,这个协议就能够规范夫妻离婚时婚前财产的处理方式。
婚前财产协议的起草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当确立婚前财产的范围和数量,具体描述该财产的种类、数量、性质等,明确归属权;其次,应当记录财产处理方式,例如离婚时该财产应该如何分配、转移、转让等;最后,双方应该确认并签署该协议,证明其双方意愿,并将该协议送交公证处进行公证手续。
如果夫妻在离婚时存在争论,可以根据婚前财产协议依据法律进行处理,有助于解决争议。但是,如果婚前财产协议内容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则该协议会被视为无效。
总的来说,通过婚前财产协议,夫妻双方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确保婚姻期间所获得的财产权益不因离婚而受到损失。因此,建议婚前就制定婚前财产协议,以降低因离婚带来的财产纠纷和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