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非法占有或者使用其管理、监管、托管的公共财物、资金或者其他财产的行为。该罪行为严重侵害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利益,严重破坏公共财产管理秩序,属于严重的刑事犯罪。
根据中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罪的最低刑罚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款;情节较轻的可依法免于刑事处罚;情节较重的则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挪用公款罪的结案标准一般是数万元以上的一次性侵占或长期侵占,并且有违纪、违法之嫌。具体处罚标准还会参照案件情况、犯罪人的态度和行为等因素进行判断。另外,法院也会根据人民币汇率将外币金额换算成人民币金额进行处罚。
总之,挪用公款罪在法定上规定的刑罚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罚金也可能很高,犯罪行为危害极大,违法成本也极为高昂。因此,任何人都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诚信,杜绝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