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被控挪用公款220万,那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这个人将会面临不同的罪名和刑期。
首先,挪用公款本身就是一种犯罪行为。如果这个人在职位上有权占用公款(比如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等),那么他挪用公款就构成了滥用职权罪。而如果这个人是从非法途径获取了这220万元公款,那么他就构成了贪污罪。
其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犯罪的严重程度要综合考虑挪用的金额、犯罪的时间、具体情节以及犯罪人的态度等因素。因此,被判的刑期也会因人而异。
如果这个人只是挪用220万元,那么他很有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多年,具体判刑时间可能会在5-10年之间。如果他挪用的金额更多(比如超过1000万元),那么他就有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而如果他能主动投案自首并全额退还挪用的公款,那么他的判决可能会有所缓和。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是一种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严重罪行,不仅会造成国家和群众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公信力和社会稳定。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自觉捍卫公共利益,拒绝从事任何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