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村宅基地是指由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上划拨的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农村家庭居住和生产经营。农村宅基地作为一种新型的土地制度,对于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那么,什么人可以落户农村宅基地呢?
首先,落户农村宅基地需要满足如下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是农村户口。目前我国农村户口主要有两种:集体户口和国家户口。集体户口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制,国家户口则属于国家所有制。只有农村户口才具有利用宅基地的资格。
二是必须是宅基地的承包人或使用人。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有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通过征地拆迁获得的宅基地,由集体与农村居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享有使用权。另一种是由集体所有制土地上划拨一个家庭独立使用的一定面积的土地,由该家庭享有使用权。
因此,只有是宅基地的承包人或使用人,才有资格申请入户农村宅基地。
总之,要想落户农村宅基地,需要符合农村户口身份,并且是宅基地的承包人或使用人。这也是为了保证农村宅基地的真正使用者能够通过户口制度进一步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