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离婚是需要通过司法程序才能得到合法认可的。离婚协议是离婚程序中必不可少的一步,它记录着离婚双方的协议内容和分配财产等具体细节。如果离婚双方签署的离婚协议需要被认定为合法协议,那么它需要被公证。
公证是指公证机关对某些法律事实和法律行为进行证明的一种法律手续。公证可以增加协议的可信度,防止一方在未来翻脸不认账。在离婚协议中,如果双方有房产、车辆、存款等财产需要分割,那么公证会更有用。
当然,离婚协议是否要公证,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离婚双方都十分信任对方,而且财产分割和孩子抚养等问题都很简单明了,那么公证的必要性就不是很大。但如果协议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或者离婚双方之间的信任程度较低,那么公证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公证可以提高协议的可靠性,从而有效减少后续争议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公证是一项收费服务。如果离婚协议需要公证,需要支付公证费用。公证费用根据不同地区的规定不同,可以在当地公证处询问具体费用标准。此外,由于公证会留下记录,离婚双方要在签署协议前认真考虑好是否要公证,以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