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公务员或其他从事公共事务的人员,私自占有、使用或转移公共资金、财物,或者擅自制定或变更预算支出等行为,从而侵占国家或人民的财产,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经济损失的违法行为。
数额巨大是根据刑法规定来判断的。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数额巨大是指数额在10万元以上,但不满100万元,或者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行为。这是挪用公款数额巨大的法定标准。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除了构成刑事犯罪外,还可能引起很大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因此,对挪用公款行为,必须依法予以打击和惩处。
在处理挪用公款案件时,需要综合考虑挪用的具体数额、挪用的对象、挪用的性质、挪用的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以便进行科学合理的定罪和裁量。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防范和打击挪用公款等违法犯罪行为,保证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