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不能被报销。公款是指政府及其机构、企事业单位所拥有的、由国家法律授权支配的公共资源。它是由纳税人的钱所组成的,目的是为了支持公共事业和公共利益,因此使用公款必须严格遵守财务制度,保证公款的合理使用和保管。
挪用公款是一种侵吞国家财产的犯罪行为,会严重损害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挪用公款的行为直接破坏了公共资源的秩序,打乱了财务预算和规划,还可能导致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运作不正常,甚至造成社会信任危机和政治风险。因此,对挪用公款必须严加打击,绝不能开个口就报销。
如果企事业单位发现有人挪用公款,应立即报警或报告监管部门,同时启动内部审计程序,彻查相关财务记录和流程,追回挪用的公款,并严格追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对于损失的公款,应由责任人个人承担赔偿责任。此外,企事业单位还要检查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监管机制和人员培训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预防和管理,以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总之,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不能被报销。企事业单位在管理财务时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加强内部监管和责任追究,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及社会各方的财产安全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