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法律中,判定抚养权和抚养费的标准主要是以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为重。如果是未婚父母之间产生争议,法院将以该未成年子女的意愿为主要参考。在判定抚养权方面,一般来说,法院首先会考虑抚养能力更强的父母获得抚养权,比如经济状况良好、有稳定的收入和住房的父母,这对未成年子女的成长会更加有利。但在某些情况下,比如父亲或母亲对孩子的情感依恋度更高,或是孩子偏好与其中一方住在一起,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抚养权的判定。
在判定抚养费方面,法院首先会评估父母的经济负担能力,并根据孩子的实际需求确定每月需要支付的抚养费。抚养费一般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等基本开支。如果一方父母有特殊情况,比如失业或生病等,法院也可能会对抚养费进行适当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行使抚养权和支付抚养费时应遵循的标准是“最大限度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权益”,而非“最大限度满足自身利益”。因此,父母应尽力满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确保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以及合理的娱乐和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