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时双方就财产分割、抚养子女、财产分配等达成一致意见所签署的协议。这种协议在法律上是具有约束力的。不过,如果协议未经过公证的话,实际执行时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首先,未经公证的协议在法律上是无效的。虽然协议自身具有一定约束力,但是对于无法通过司法程序证明的协议,其约束力是有限的。比如在离婚后,如果一方没有履行协议中规定的义务,另一方就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去强制执行。而如果没有公证证明,这个协议本身的合法性会受到质疑,法院就有可能判决无效,最终双方仍然需要通过法律程序去解决问题。
其次,未经公证的协议可能会存在争议。在离婚时,双方的感情已经破裂,如果没有第三方对协议的公正性进行验证,协议的规定是否合理、公平可能会引起争议,协议一旦出现争议,就会妨碍离婚手续的进行。而通过公证,可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减少日后可能发生的争议和矛盾。
最后,经过公证的协议更容易得到执行。公证机构是法律的见证人,公证协议可以保证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平性。如果协议在公证机构公证,一旦出现违背协议的情况,另一方就可以基于公证书去请求法院强制执行。而如果没有公证,协议的约束力就会变弱,另一方必须通过司法程序去强制执行,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都会增加。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未经过公证,虽然可以依靠协议达成一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建议离婚双方应该选择公证协议,确保协议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才能真正实现达成协议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