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转让是合法的行为。我国《宅基地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但转让、出租、抵押的期限不得超过宅基地使用年限。”因此,如果符合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可以转让。
但是,在转让前,需要留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宅基地使用年限。按照《宅基地条例》的规定,宅基地的使用年限一般为30年至50年。因此,在转让宅基地时,需要查清楚宅基地的使用年限是否已经到期,如果已经到期,那么转让将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第二,土地权属。宅基地的使用权必须是合法的,否则转让也将面临法律风险。因此,在转让宅基地时,需要查清土地权属,确认宅基地所有权是否属于自己或者已经获得宅基地所有人的许可。
第三,规划用途。按照我国的土地管理规定,土地是有规划用途的,因此,在转让宅基地时需要确认土地规划用途是否允许转让。如果土地规划用途不允许转让,那么也将面临法律风险。
第四,转让方式。宅基地的转让可以通过协商、竞价、拍卖等多种方式进行。在选择转让方式时,需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转让。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转让是合法的,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并留意以上几个问题。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权威部门审批后的转让才是合法、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