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在农村地区依法按规定分别给予自然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村居民个人承包、使用的基本农田上的用于建房屋的土地。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的重要财产之一,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城市居民涌向农村购买宅基地,以便在农村建房居住或者投资。
那么,农村宅基地能否分割买卖呢?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宅基地的使用权属于承包人或使用人,但所有权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或集体所有制单位。在此前提下,宅基地可以进行赠予、交换、抵押和转让等行为。
具体到分割买卖,各地法规和政策略有不同。一般而言,按照宅基地的出让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政府发放宅基地使用权,二是村委会发放宅基地使用权。对于前者,一般都明确了宅基地使用、流转、转让等方面的规定,很多地方规定了宅基地不得分割、出租、出售,如果确需变更用途,需购买腾退费,支付规定的转让税后方可变更用途。而对于后者,一般村委会会在分配宅基地时进行分割,分给多人使用,且接受了不少分割过户情况,但市场流通量很少。
总的来说,农村宅基地的分割买卖虽然受到某些限制,但是有一定的可行性,有一定的市场化。但需要注意的是,购买宅基地必须要符合当地相关规定和政策,否则可能会引发纠纷和法律责任。因此,购房者应该在购买前了解相关规定,尤其要注意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或集体所有制单位,需要认真了解宅基地的具体情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