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对未成年子女生活和教育的权利和责任,主要包括决定子女生活的方式和环境、负责子女的健康和安全、代表子女行使权利和义务等。当父母离婚、分居、死亡等原因导致未成年子女生活需要得到安排时,就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决定抚养权的归属。
在中国,抚养权的诉讼途径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民事诉讼途径。当前,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离婚时抚养子女的问题必须先得到解决。离婚时,若双方能够协商达成协议,可向法院提交离婚协议书,根据协议确定子女的监护和抚养制度;若双方不能协商,一方可提起诉讼,要求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包括婚姻法、民法典等)做出裁决,确定子女的监护和抚养制度。此时法院将会根据子女的生活情况、父母的收入情况、父母的实际贡献等多方面因素来判决抚养权的归属,以达到保障未成年子女利益的目的。
二、行政程序途径。若其中一方无法保障未成年子女的利益,造成了未成年人的生活质量下降,也可由公安机关等行政管理部门介入调查,并在通过协商方式无法解决问题时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裁定子女的监护和抚养制度。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受害人权利受到侵害等情况下,才会走行政程序途径。
总之,无论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还是行政程序途径,都旨在保护未成年子女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健康、安全和顺利成长,同时也能促进家庭平稳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