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行为,一旦发现,就需要追究责任并加以惩处。在中国,挪用公款被认为是一种侵害国家inter的行为,对此,国家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处罚措施。那么,对于挪用公款,是否需要先起诉法院呢?
根据中国的刑事诉讼法,挪用公款属于刑事犯罪之一,公诉机关(即检察院)有权提起公诉。如果被害人(即国家机关)需要进行民事索赔,则需要向法院提起诉讼。
实际上,对于挪用公款,由于其涉及到国家机关的利益,因此一般会由检察院先介入调查取证,确认罪犯身份和挪用公款的数量等,然后将案件移送到法院进行审判。一般来说,挪用公款的金额比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不需要被害人提起民事诉讼,而是由检察机关直接进行刑事追究。
总之,对于挪用公款这类刑事犯罪,需要先由检察机关介入和立案调查,然后再根据情况将案件移交到法院进行审判。被害人则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是否提起民事诉讼。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必须得到及时处理,以保护国家机关和社会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