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国家制度设计为农村居民居住和生产经营的基地,是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财产。它有利于保护农村居民的基本财产权益,促进农村城镇化的发展,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一环。那么,在农村宅基地归属问题上,它归村所有吗?
首先,根据法律规定,宅基地是农民永久占有、使用的基本财产。农民在宅基地上有使用、收益和转让的权利。当然,使用宅基地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其次,根据《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有关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村民自愿将宅基地转让或者出租给非农业人口或者非农业经营单位使用,应当依法办理转让或者出租手续,并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同意。这意味着,村民可以自愿将宅基地转让或出租给他人使用,但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和部门审批。
最后,虽然村民拥有宅基地的所有权,但它仍然受到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例如,在宅基地上除住房建设外,不能进行商业经营等用途,否则将被视为非法占用土地。
综上所述,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的基本财产,归农民所有,但它受到国家土地使用制度的限制和管理。如果村民愿意将宅基地转让或出租给他人使用,也必须经过法定程序和部门审批。因此,农村宅基地确实是归属于村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