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因此其管辖权归刑事司法机关。具体来说,挪用公款罪是指公职人员或者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挪用或者私分承担管理的公共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在我国刑法中,挪用公款罪被认为是一种贪污罪。
在我国,处理挪用公款罪的主要司法机构是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如果存在挪用公款的嫌疑,一般情况下,相关部门会展开调查,收集证据,然后将其提交给公安机关。公安机关经过审查后,如果判断确实存在挪用公款犯罪,会将案件移送到检察院进行起诉。如果经过审查后,检察院认为确实存在犯罪行为,则会将案件提交到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判。
挪用公款是一种极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对社会的伤害是巨大的。因此,除了进行刑事追究外,还应加强对公务人员的监督,完善职务犯罪的预防和打击制度,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扎实地构建廉洁政治,让公职人员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