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当事人双方自愿协商达成的协议书。依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协议的内容应当包括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处理、赡养等方面的具体内容。离婚协议具备法律效力,但在一定范围内。下面,我将一一进行详细的解答。
首先,普通夫妻离婚必须要经过法庭的审判程序,离婚协议只是作为离婚判决的依据。因此,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需要在法院的审判程序中得到确认,才能产生法律效力。
其次,在离婚协议签订的过程中,离婚当事人双方需要对协议的内容有清晰的认识,协商过程必须自愿、平等和诚实。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且必须不违背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
最后,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范围是有限的。只有在财产分割、债务处理、赡养等方面达成的协议具备法律效力,而对于子女的抚养和监护权,一般情况下是需要法院进行裁决的,不受离婚协议的约束。
总之,离婚协议是具备法律效力的,但前提是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协议双方必须签字确认,最后必须被法院审判程序认可才能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在离婚协议方面,建议夫妻双方还是应该咨询专业的律师,进行协商与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