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指离婚双方在婚姻关系解除前达成的一项协议,该协议内容通常包括有关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等方面的约定。那么,离婚协议法律上是否生效呢?
首先注意到,离婚协议不是单方面的协议,它必须是双方自愿达成的结果。当然,如果在协议达成前,双方各自聘请了律师进行协商,可以得到更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因为律师可以对协议内容进行细致的审查,防止一方在协议中含有不平等、不公正的条款。此时,双方的权利和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法律效力也相应更高。
离婚协议在法律上的生效分为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离婚协议的签署,从签署开始,离婚协议就已经具有法律效力,双方都应当遵守其中的约定。第二个环节是离婚协议的司法确认。如果双方达成的离婚协议在司法确认后被法院确认,那么该协议具有更高的法律效力。法院确认协议时,要求双方的协议不违反法律法规,不损害未成年子女等合法权益,并且双方在协议签署时并非背离自己的真实意愿,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协议进行确认,具有法律效力。
总之,离婚协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缔结协议的交涉过程、协议内容的切实可行性和合法性、协议确认的司法程序,离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也取决于具体情况的审查和确认。因此,在签署或确认离婚协议时,双方需要认真思考协议的内容,谨慎决策,并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