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分割离婚协议,又称为财产协议、协议离婚,是双方在离婚时先行协商、签署,规定离婚后双方财产的归属以及生活方式、收入支出等方面的要求。在我国,婚姻法并没有对此作出规定,因此财产分割离婚协议是否有效,也存在较大的争议。
1.法律效力:财产分割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与合同类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协议各方所约定的权利义务,应当得到保护。只要协议内容合法、有效、有约束力,就具备了法律效力,可以起到类似法律文书的效果。
2.制定要求:财产分割离婚协议需要双方共同制定、签署,且具备以下要求:
(1)协议应当是自愿达成的,不存在强制或欺诈等行为。
(2)协议应当具有公平合理的财产分配原则,对双方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均衡考虑。
(3)协议的内容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
(4)协议应当书面形式制定,签署前应当双方充分阅读并了解协议内容。
3.司法认可:财产分割离婚协议虽然具备法律效力,但必须要经过法院认可才能生效。当离婚案件移送到人民法院审理时,法官会对财产分割离婚协议进行审查,若发现协议内容存在违法情况,将不能被认可并给出撤销建议。
总的来说,财产分割离婚协议具备法律效力,能够作为离婚协议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也需要双方协商制定、符合法律规定、被法院认可等多方面的保障。对于离婚双方,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协商、达成一致,制定合理、公平的协议。只有合法、公平、有约束力的协议,才能最终达到分居顺利、落实公正的效果。